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李小反

编辑 | 蛋总

在线下美妆店这条赛道中,正进行着一场激烈的battle 。

博弈的双方分别为:以话梅、调色师等为代表的新式美妆集合店 ,和以丝芙兰 、屈臣氏为代表的传统美妆零售店 。

「创业最前线」在走访中发现 ,在同一家商场内,这两种不同模式的美妆店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化。比如,新中关购物中心负一层的屈臣氏和调色师 ,前者的人流量不足后者的三分之一。从受欢迎程度来看,新式美妆集合店暂时胜出 。

但是从货源能力及客户的信任角度,新式美妆店则稍显逊色 ,它们很难拿到国际大牌的授权,不得不寻找其他拿货渠道,这就导致其货源存在真假风险 ,且价格上也没有很大优势。

在这两个物种多方面的较量中,谁会是最后的赢家?

1 、“新式与传统”之战

2020年1月,北京新中关购物中心负一层的屈臣氏旁边 ,美妆集合店THE COLORIST调色师(以下简称“调色师 ”)正式开业了。也是从这时起,这里上演了一场美妆门店的“新式与传统 ”之战 。

不知是偶然,还是刻意“抢生意” ,调色师的这一选址 ,似乎是在向以屈臣氏、丝芙兰为代表的传统美妆集合店“宣战”。

这两种不同形式的美妆集合店,在门店装修、经营理念 、商品选择等方面体现出了不小的差异。

周六下午6点多,调色师门店内挤满了挑选、试用商品的消费者 ,目测他们的年龄大多在20至30岁之间 。在这里,消费者可以自由挑选、试色,没有导购打扰。如果需要帮助 ,导购会上前推荐。

据「创业最前线」观察,调色师的店员也是20多岁的年轻人,身穿白T恤 、牛仔裤 ,配合门店以灰色和粉色调为主的设计,店铺整体上就显得明亮而活泼 。

而屈臣氏走的则是一条迥然不同的经营之路。一进入屈臣氏,就有导购热情地迎上来 ,询问有什么需求。其门店设计以黑、黄色调为主,导购统一着装为黑色衣服,年龄看起来也比调色师员工大一些 。

屈臣氏门店面积比调色师大出不少 ,但在「创业最前线」走访的20分钟里 ,其人流量却不到后者的三分之一 。谁更能赢得年轻人的青睐,似乎一目了然。

(图 / 同一时间的调色师和屈臣氏)

调色师和屈臣氏的比拼,并不是例外。

同样是7月某个周末的下午 ,在西单大悦城内,「创业最前线」走访看到二层的WOW COLOUR店内人潮拥挤,每个货架前都围满了消费者 。而楼下的丝芙兰店内却冷清许多 ,在店里挑选商品的消费者不足10位。不仅如此,二层的MAC、CHANEL等美妆品牌专柜也鲜有消费者光顾。

(图 / 周六下午的WOW COLOUR门店)

调色师和WOW COLOUR所售产品大多为国货,以及日韩平价品牌 ,如果说它们可能是靠低价吸引了众多年轻消费者,而不能与丝芙兰 、屈臣氏比拼,那么 ,走高端化的HARMAY话梅(以下简称“话梅 ”),则有资格与它们较量一番 。

位于北京西单更新场的话梅门店,更像是一个网红地 ,其工业风的个性化设计吸引了不少消费者拍照。在7月的周末 ,前来话梅打卡的不止年轻人,还有不少带着孩子的中年妈妈,收银台前一度排起了长队。从受欢迎程度来看 ,新式美妆集合店是妥妥的赢家 。

(图 / 话梅店内,排队结账的消费者)

从去年开始,美妆集合店的风口明显被吹起来了。

去年底 ,H.E.A.T喜燃,获得高榕资本的天使轮融资;HAYDON黑洞也获高瓴、腾讯领投的天使轮融资。今年3月,WOW COLOUR宣布获得5亿元A轮融资 。

它们的开店速度也极为迅猛。调色师CEO彭瑶在演讲中提到 ,曾一年开出300多家直营店,遍布一线城市A类商圈。公开资料显示,WOW COLOUR也在8个月内开店近300家店 。在新式美妆集合店风头正盛之时 ,传统美妆店却有了式微的趋势 。

屈臣氏财报显示,2020年中国区业绩份额同比下降19%,疫情也影响了屈臣氏的业绩 ,去年其全球销售额同比下滑了11%。去年7月 ,老牌美妆连锁店万宁,也被传出大规模撤店的消息。

此消彼长,这一自然规律正在美妆集合店行业内被验证 。

2、疯狂的加盟

在新式美妆集合店的风口之下 ,除了上述提及的那些获得融资的新品牌外,还有一些中小品牌带着加盟商跑步进场。他们极力宣扬美妆集合店的“吸金之道”,吸引了众多想要入场捞金的玩家。

“从2007年开始 ,我们公司就在做零食集合店的加盟业务,现在这种加盟店不好做了,就转型做美妆集合店的加盟 。”一家自称是彩妆集合源头厂家的工作人员王林(化名)称。

王林介绍 ,他们可以为客户提供“一条龙 ”服务——店主只需要对门店进行简单的基础装修即可,他们会帮店主选址,提供门店设计方案 、货架等设备 ,以及美妆货源等。

“我们不收取任何加盟费、管理费、保证金,你把门店的平面图发给我们,我们给您出设计方案 ,货架的颜色 、背景板 、镜子、灯光等 ,都可以按照您的要求来做 。”王林表示。

她还向「创业最前线」透露,有很多原本开零食集合店的客户直接在原有的店面上转型做美妆集合店,也有不少做服装、鞋包生意的人转行来做。

“彩妆集合店就是一个风口 ,大家都想抢占这个风口,所以这两年我们的单子特别多 。”王林表示。他们制作货架的工期要大约15天,目前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一个月后。

在这些加盟商口中 ,美妆集合店是一门值得投资的好生意 。

“100平米左右的门店,硬件设施和首次铺货的费用大概在35万至40万元之间 。 ”另一家彩妆集合店加盟连锁品牌“YISUCOLOUR怡速生活”的工作人员沈洋(化名)称。

58同城显示,北京三里屯SOHO附近的底商 ,120平米左右的门店,每月租金为4.2万元。如果是在县城,差不多面积的店铺 ,每月租金是几千元 。

“彩妆的利润是非常可观的,我们都是按照3.5~4.5折这个区间给店主供货,利润基本上可以达到50%~70%左右。”沈洋表示 ,他们的加盟店中 ,有些商场门店一个月的营业额可以达到十几万元。“有的客户一天就能卖两三万元,节假日还能翻倍 。 ”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也就是说 ,如果经营得好,有些店主1个多月的营收就能覆盖前期投入。

沈洋称,他们目前在全国有40多家加盟店 ,分布在河南 、云南、新疆等多个地区,甚至还有门店开到了县城、乡镇。“我们主要做的是平价美妆,大多数人都能接受这个价位 。如今 ,县城和乡镇的用户也有变美及化妆的需求。因此,受众也比较广泛,除了90后和00后 ,一些70后和80后也会有需求。”沈洋表示 。

据沈洋透露,商品的价格最低9.9元,大部分在69元 、79元左右 ,客单价基本在100至500元之间。“客人到店之后很少有人能空手出去 ,而且很大概率会购买多种商品。”

沈洋还介绍,他们加盟店里所售卖的产品,目前有200多个品牌 ,主要是国内火爆的美妆和进口的小众品牌,同时也有大牌小样,“我们每个月还会保证有3到5个品牌的上新 ,说白了,无非是当下什么品牌、单品火爆,我们就做什么 。 ”沈洋说 。

不过 ,在线下美妆门店兴起之际,被疯狂推广的加盟模式并不意味着“人人都有钱赚 ”。“第一批开店的是吃螃蟹的人,后面门店只会越来越多 ,就像奶茶店一样,遍地都是,但后来者能赚钱的就不多了。”沈洋称 。

3、货源能力是最大的考验

虽然在迎合年轻用户和发展速度方面 ,新物种略胜一筹 ,但是在最根本的货源问题上,新式集合店却不及传统门店有优势。

其中,最让消费者担心的一点在于 ,美妆店的产品,尤其是小样是否为正品。有人认为,小样作为赠品 ,品牌方是有控量的,但它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可能其中会有些问题 。

今年2月 ,博主“大分子实验室”在小红书发布了一则视频,他测试了一家网红美妆集合店的9款小样,将其与专柜的正装做对比 ,通过核磁共振实验发现,其中一款眼霜与专柜的正装产品有明显差别。

他分析,针对这样的结果 ,一种可能是这款眼霜的版本不同 ,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买到了假货。

这个视频也一度引发了业内争议与外界讨论 。但无论如何,这件事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对新式美妆集合店某些小样产品的真假情况存在一定的怀疑心理。

相对来说,传统美妆店则无须担心这个问题。

比如 ,丝芙兰的货源在大众心中就是正品渠道 。据悉,丝芙兰是LVMH(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旗下的中高端化妆品零售商店,与LVMH 、雅诗兰黛集团、欧莱雅集团以及其它一些大型欧美日韩的日化集团合作 ,各国丝芙兰直接从品牌方在当地市场的最顶级渠道拿货,这样的拿货方式确保了其产品的真实性。

但是,国内一些新式美妆集合店 ,很难直接得到品牌方的授权,它们只能寻找其他渠道。

“我们有些客户原本就是做彩妆生意的,有拿货渠道 ,如果你需要,我们也可以帮你对接渠道 。 ”王林称 。

但是,这些店主和加盟商所说的“拿货渠道” ,一定可靠吗?

自称有超10年彩妆创业经验的小红书博主“是楠木呀” ,曾在视频中透露,进口化妆品主要有两种渠道。

一种是“一般贸易 ”渠道,这种方式“基本没有风险” ,品牌商需要进行一般贸易备案,但是品牌商会在商品本身的价格上加21%的税点,加上受品牌方控制 ,导致货源在价格上没有优势。

“中型以上的实体店商家,并且在市场监管严格的情况下,建议走正规贸易的渠道 ,以把经营风险降到最低 。”楠木称。

另一种是流通渠道,即产品不是经过正规贸易渠道进入国内的,从业者可以在批发市场、集散地 、网站上采购。

国内有几个较大的化妆品批发集散地 ,比如广州的兴发广场、怡发广场、美博城,以及近两三年兴起的深圳明通化妆品批发市场 。“美博城一些大牌进口化妆品店铺,基本做的都是高仿或者超A货(高端的仿品)。 ”楠木在视频中说道。

她还介绍 ,深圳明通大部分卖的是水货 。“意思是没有通过正规的关税及监管渠道进来的产品 ,水货并不等于是假货,但也不排除个别商家真假掺卖,或者有些档口一半真货 ,一半假货。”

因此,美妆集合店一旦不谨慎,就有可能拿到假货或水货 ,从而面临经营风险。

除了货源问题,美妆集合店部分产品的价格也被一些用户吐槽,认为其性价比并不高 。

小红书博主“伊丽鲨白”在话梅探店时发现 ,彩妆的价格并不便宜,跟专柜相差不大。比如MAC一款口红,官方价格170元 ,话梅售价167元。“还不如找MAC的柜姐,给我画一个欧美妆 。 ”这位博主说道 。

以兰蔻“粉水”为例,「创业最前线」在话梅门店看到 ,单瓶的价格为340元 ,而在cdf免税店小程序,这款产品的最低价格为242元,代购的报价也一般在300元以内。

(图 / 话梅和cdf的价格对比)

作为一个新物种 ,新式美妆集合店的风靡确实勾起了年轻用户的猎奇心理,同时也让一些源头厂家看到了集合店模式的发展潜力,进一步促使了线下美妆加盟店的兴起。

但是 ,在货源能力和价格优势这两座大山面前,新式美妆集合店能否成功破局,并跑出可持续的盈利模型 ,还有待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

本文版权归趣快排SEO www.SeogurUblog.com 所有,如有转发请注明来出,竞价开户托管,seo优化请联系QQ▶61910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