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汉初 ,农民起义 、楚汉争霸,天下纷争不断。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有人出仕就有人入仕 ,那些身怀奇才的隐士也相当有吸引力 。那么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都是谁呢?秦汉五大隐士是尉圣缭子、东园公唐秉、绮里季吴实 、甪里先生周术 、夏黄公崔广 ,这五人隐居前都是好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秦末汉初五大隐士的相关资料和他们的故事。

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是谁?关于五大隐士的资料

黄石公

据称,夏黄公又叫黄石公,但是根据文献记载 ,似乎这是两个人 。

黄石公(约前292年-前195年),道家学者,秦汉时人 ,后得道成仙,被道教纳入神谱 。据传黄石公是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之一,排名第五。《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 ,隐居东海下邳。其时张良因谋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 。于下邳桥上遇到黄石公。黄石公三试张良后,授与《素书》 ,临别时有言:“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公即我矣。 ”张良后来以黄石公所授兵书助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 ,并于十三年后 ,在济北谷城下找到了黄石,取而葆祠之 。后世流传有黄石公《素书》和《黄石公三略》。

【黄石公与天书】张良得“天书”,“天书”是黄石公所赠。这段故事在邳县流传最广 ,大人、小孩都会讲,可是要问起黄石公的姓名和身份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

据传,黄石公是秦始皇父亲的重臣 ,姓魏名辙。始皇父亲庄襄王死后,轮到秦始皇坐朝当政,他独断专行 ,推行暴政,忠言逆耳,听不进忠臣元老的意见;魏辙便挂冠归隐 ,策马离开朝廷。秦始皇听说魏辙走了,想想一来自己还年轻,虽已登基 ,但立足未稳 ,身边需要人辅佐;二来魏辙是先皇老臣,如若走了会让天下人笑话自己无容人之量 。于是就带亲信人马追魏辙到骊山脚下,用好言好语千方百计挽留 ,魏辙决心已定,一个劲不愿回去。后来,他就隐居在邳州西北黄山北麓的黄华洞中 ,因人们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就称他为黄石公。

书写好后,他就四处寻找合适人物 ,目的是委托重任,以实现他为国效力的意愿 。

一日,黄石公在圯上(圯 ,即桥)与张良相遇,便以拾鞋(即古书上说的纳履)方式试张良,看到张良能屈人所不能屈 ,忍人所不能忍 ,知道他胸怀开阔,将来必有一番抱负,绝非是人下之小人 ,遂以《素书》相赠 。此书共一千三百三十六言,分原始正道、求人之志 、本道、宗道、遵义 、安礼六篇。书中语言明贵,字字精当 ,张良爱不释手,秉烛细读,大悟大彻 ,心领神会,没多少天,便把一本《素书》从头到尾背得滚瓜烂熟。

后来 ,张良做了刘邦的谋士,佐高祖定天下、兴汉邦,大部分运用《素书》中的知识 。久而久之 ,这段故事越传越神 ,《素书》也就被后来人说成了“天书 ”。

东园公

东园公,姓唐(一说姓庾、园),名秉 ,字宣明。是秦末汉初的一位著名隐士,是“商山四皓 ”之一,居园中 ,因以东园公为号 。他曾力谏汉高祖刘邦废太子之事。东园公与绮里季 、夏黄公、甪里先生这四位饱学之士先后为避秦乱而结茅山林。四人德高望重,汉代立国以后,刘邦一直想要网罗德高望重的四人 ,却被拒绝 。他们过著清贫而安乐的生活,写《紫芝歌》以明志。

刘邦宠幸戚夫人,打算另立太子 ,吕后急找张良商量,张良便请出商山四皓出面。后来商山四皓被太子刘盈请去,成为太子上宾 。刘邦见太子有四位大贤辅佐 ,消除了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的念头。刘盈后来继位 ,为汉惠帝。

北宋淳化二年(991),贬任商州团练副使的王禹为“商山四皓”撰写了《四皓庙碑·易》称:“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惟圣人乎 。先生避秦 ,知亡也;安刘,知存也;应孝惠之聘,知进也;拒高祖之命 ,知退也 。四者俱备,而正在其中矣。”清代画家“扬州八怪 ”之一黄慎有《商山四皓图》。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不取商山四皓事 。

江苏省苏州西山岛西北部的凤凰山西南有一东村,因“东园公”隐居于此而得名。村中有东园公祠 ,门楼正面书“东园公祠”四字楷书大字,背面横额为“商山领袖 ”四字。《史记·留侯世家》:“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 ,须眉晧白,衣冠甚伟 。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 ,各言名姓 ,曰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 ,夏黄公。”一说东园公,姓园名秉,号园公 ,陈留襄邑人。

绮里季

绮里季,古人名,姓吴名实 。汉初隐士 ,“商山四皓”之一。典出《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秦末东园公、绮里季 、夏黄公、甪里先生 ,避秦乱,隐商山  ,年皆八十有馀,须眉皓白,时称“商山四皓 ” 。后高祖欲废太子 , 吕后用留侯计 ,迎四皓,辅太子,遂使高祖辍废太子之议。绮里季为其中之一 ,后亦以“绮里季”泛指隐士。

他曾力谏汉高祖刘邦废太子之事 。绮里季与东园公、夏黄公 、甪里先生这四位饱学之士先后为避秦乱而结茅山林 。四人德高望重,汉高祖刘邦多次请他们出山为官,不至。后刘邦宠幸戚夫人 ,打算另立太子,吕后急找张良商量,张良便请出商山四皓出面。后来商山四皓被太子刘盈请去 ,成为太子上宾 。刘邦见太子有四位大贤辅佐,消除了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的念头。刘盈后来继位,为汉惠帝。

周术

甪里先生 ,名周术,是汉代的一位著名隐士,“商山四皓”之一 ,他曾力谏汉高祖刘邦废太子之事 。甪里与东园公唐秉 、绮里季吴实、夏黄公崔广 ,这四位饱学之士先后为避秦乱而结茅山林。四人德高望重,汉高祖刘邦多次请他们出山为官,不至。后刘邦宠幸戚夫人 ,打算另立太子,吕后急找张良商量,张良便请出商山四皓出面 。后来商山四皓被太子刘盈请去 ,成为太子上宾。刘邦见太子有四位大贤辅佐,消除了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的念头。刘盈后来继位,为汉惠帝 。

夏黄公

又称黄石公 ,原来姓崔名广,字少通,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一说本是齐国人 ,因道而得名。秦汉之际一位著名隐士,与隐士绮里季,东园公 ,甪里并称为“商山四皓 ” 。秦末天下大乱 ,四位老人为躲避战乱而隐居商山 。汉高祖曾召夏黄公入廷为官,辅佐太子。传说张良年轻时曾得到黄石公的指点。张良在圯桥替黄石公“三次进履”,得黄石公送的一部《太公兵法》 。黄石公后来回故里隐居 ,并在鄞西一带行医。传说黄石公逝世于黄古林,享年九十余岁,葬于余姚覆船山。黄石公有一女儿名叫黄姑 ,继承父志,在乡里行医看病 。四皓隐士夏黄公,为东周、秦 、汉时的著名三朝儒学文人之一。他因与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三人在秦朝时不满秦始皇的焚书抗儒暴行 ,遂在秦及汉初同时隐居于陕西的商山,故被世人并称为“商山四皓”。又因四人都是“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 ,衣冠甚伟 。 ”故也称“四皓隐士 ”。他们的事迹经常进入历代文献对《易经》中的相关“贞寿 、颐寿、隐德、嘉遁”等词义注解或条文解释,“须眉皓白”一词,也因他们的“四皓 ”而出。

夏黄公秦时曾为朝廷的博士 ,据《史记》记载:刘邦曾多次相邀他们四人出仕 ,但都被拒绝 。后刘邦欲改立戚氏所生的赵王如意为太子,吕后听了很着急,张良就献策请来了四皓以辅助太子 ,终于使太子的地位得以保住。但在太子刘盈即位汉惠帝后,朝政大权旁落其母吕后,四人预感报国无望 ,就又重归深山隐居。后来夏黄公终老夏禹故里(四明山石钮村),葬于姚江南岸的覆船山(今河姆渡村的福寿山) 。为了永世纪念他的功德,乡民将夏黄公墓的渡口 ,历世称为夏墓渡(“河姆渡”实际为“夏墓渡”的方言误音) 。

大隐为古句章的发祥地之一,因传为大禹的石钮村故里,故有“夏里 ”之称。“夏黄公”实际是“夏里黄公”的一种简称 ,故也有“大里黄公 ”的称呼。 《陈留志》中称黄公姓崔,名广字少通,齐人 。隐居夏里修道 ,故号夏黄公;三国虞翻的《答王府君》中 ,“则黄公定鄞人,非齐人也”;《廿四史》中也认为,陶渊明诗句有“黄绮之终南” 、杜甫诗句有“黄绮终辞汉 ”的一说 ,则黄为姓无疑;《会稽地志》中称为“大里黄公”;《甬上耆旧传》中说,县西二十五里地名为黄公林,相传为汉黄公隐处 ,即古之大里也;《四明谈助》载,大隐山本名句章,以大里黄公居此 ,故称大隐;《慈溪志》先贤人物记载为“荒周时四皓大理(同里)黄公”;清王渥在《大隐山即事》中也有云:“此亦四明真福地,当年曾隐夏黄公。凉生古井春波绿,秀拥层峦夕照红。 ”凡此种种 ,都已能证明夏黄公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人的,并可初步断定为是东周战国时期,跨秦到汉初的著名历史人物 。

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相关的视频片段

以上就是关于秦末汉初五大隐士:尉圣缭子、东园公唐秉、绮里季吴实 、甪里先生周术、夏黄公崔广的相关资料和介绍 ,如果你还有更详细的资料补充 ,可以联系小编,我们随时更新上去。

本文版权归QU快排Www.seoGurubLog.com 所有,如有转发请注明来出,竞价开户托管,seo优化请联系QQ▲61910465